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金昌供电公司:“两型三化”智慧营业厅投运 >

甘肃金昌供电公司:“两型三化”智慧营业厅投运

来源 虎踞龙蟠网
2025-04-05 20:11:32

中国电力报:天合光能是如何与国外的光伏产业寻求合作?印荣方:在全球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产业。

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之一保利协鑫也达到了年产能20GW的规模,市场占有率30%。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到位,经济结构调整也更趋向低碳,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获得的政策力量与加持也会更多,又一个黄金期指日可待。

甘肃金昌供电公司:“两型三化”智慧营业厅投运

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伴随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进步体现在管理团队的成熟和研发投入上,保证了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实现持续降本增效。保障原料供应2007年,是我国多晶硅的产业元年,产量为1130吨,仅可供国内需求的10.9%。而2013年时,国发24号文再次提出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之双反等政策的出现,让具备投产条件的技改工程和新建工程得以重见天日,多晶硅在产企业也恢复至16家。2007-2016年期间,多晶硅价格从最高点的475美元/公斤降至最低的11美元/公斤,最大降幅高达97.7%。组件价格从30元/瓦降至3元/瓦以下。

与其他原材料并无二致的是,多晶硅显然会随着市场大范围的需求、政策快速更替以及产能的扩张等进行适度调整,预期第四季度开始回落,涨跌也实属正常。8年抗战后,至2013年底,中国多晶硅的产量达8.3万吨,在当年全球总产量的占比达32.7%,从此跃居全球产量第一位。这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并最终促成了2016年、2017年的爆发。

目前我国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所以补贴肯定会再次下调,关键在于下调幅度有多大了。此外,作为光伏电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光伏电池的效率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光伏电池的实验室效率与实际应用的光伏电池效率还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电价补贴四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分布式光伏补贴的确应该下调。

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而言,目前需要降低的是土地等非光伏成本,依靠国家政策,在不发生弃光的前提之下大力发展光伏扶贫。而2016年的下调幅度其实低于预期,因为在正式电价出台之前,业内一度预估2017的光伏标杆电价将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

甘肃金昌供电公司:“两型三化”智慧营业厅投运

如此大幅度的成本下降一方面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补贴将如何下调?2018年光伏补贴会再次下调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低于预期的下调幅度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光伏产业在2017年保持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到2020年6月30日,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将低于每千瓦时0.45元、0.475元、0.5元,与当前的电价标准还有0.2元、0.275元、0.35元的差距。

对比最近一次电价下调幅度,可见光伏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正呈现扩大的趋势。补贴退坡 中国光伏何去何从根据业内专家的测算,过去8年之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90%左右,系统价格下降了88%左右,逆变器价格下降了91%左右,光伏电价下降了77%左右。但在后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发的电价下调文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并未下调,维持了每千瓦时0.42元的标准。近日,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完善光伏补贴政策,通盘考虑补贴逐步下调机制。

而另一方面,也压缩了行业的成长空间。而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由于分布式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系统集成和运维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甘肃金昌供电公司:“两型三化”智慧营业厅投运

只不过随着近年来的爆发,光伏全产业链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发展,已经无法通过某一个环节来有效降低成本。相对于2015年,2016年的光伏标杆电价每千瓦时分别下调了0.1元、0.07元、0.02元。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展望未来,对于尚处在国家补贴之下的光伏产业来说,接下来主导市场走势的依然会是补贴政策的变化。另外,根据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必将有部分地区提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据专家测算,目前光伏电站的各部件系统的降价空间已经有限,总体度电成本的降低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在此情形之下,面临逐步下调的电价补贴,中国光伏产业将何去何从?事实上,虽然近年来光伏行业突飞猛进,但是一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众说纷纭的分布式光伏补贴与集中式光伏标杆电价逐步下调不同的是,分布式光伏的电价补贴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不变。2013年分类电价政策出炉,当年8月30日起全国分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此后一直到2015年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一直为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补贴退坡 中国光伏何去何从根据业内专家的测算,过去8年之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90%左右,系统价格下降了88%左右,逆变器价格下降了91%左右,光伏电价下降了77%左右。

也就是说,到2020年6月30日,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将低于每千瓦时0.45元、0.475元、0.5元,与当前的电价标准还有0.2元、0.275元、0.35元的差距。相对于2015年,2016年的光伏标杆电价每千瓦时分别下调了0.1元、0.07元、0.02元。

低于预期的下调幅度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光伏产业在2017年保持快速发展。所以在补贴逐步下调的基础之上,目前的光伏产业考虑的应该是提高垂直产业链的整合度,从整个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工艺流程来降低成本。

而根据标杆上网电价每年调整一次的政策,分布式光伏补贴的下调已经势在必行。这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并最终促成了2016年、2017年的爆发。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电价补贴四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分布式光伏补贴的确应该下调。近日,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完善光伏补贴政策,通盘考虑补贴逐步下调机制。当时传言分布式补贴标准将由每瓦0.42元下调至Ⅰ类资源区0.2元,Ⅱ类资源区0.25元,Ⅲ类资源区0.3元。而另一方面,也压缩了行业的成长空间。

这或许为了与国内传统的630错开,出于避免行业抢装潮而引发混乱的考虑。2013年分类电价政策出炉,当年8月30日起全国分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此后一直到2015年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一直为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

众说纷纭的分布式光伏补贴与集中式光伏标杆电价逐步下调不同的是,分布式光伏的电价补贴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不变。所以补贴肯定会再次下调,关键在于下调幅度有多大了。

如此大幅度的成本下降一方面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在12月16日正式印发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须下降50%以上,并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

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而言,目前需要降低的是土地等非光伏成本,依靠国家政策,在不发生弃光的前提之下大力发展光伏扶贫。只是与传统630不同的是,分布式补贴的下调或许更有可能在1月1日开始施行。根据目前的预测,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1月1日起,分布式补贴很有可能从每千瓦时0.42元的标准下调到0.32元。时间来到十月底,经过630、930等几波热潮,中国光伏行业在2017年已经奠定了快速增长的基调。

所以行业只要加强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光伏电池效率,加强产业链整合度,成本就一定还有下降空间。如果不出意外,2017年到2020年光伏标杆电价还将经历3次调整,平均下来每年将下调0.067元、0.092元、0.117元。

但在后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发的电价下调文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并未下调,维持了每千瓦时0.42元的标准。目前我国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

若要完成《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成本规划,接下来每年的下调幅度应该都不会低于这个平均标准。而2016年的下调幅度其实低于预期,因为在正式电价出台之前,业内一度预估2017的光伏标杆电价将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